文儿
每逢在网上看到某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出现肆无忌惮地炫富的时候,下面肯定会跟着一大批人在痛骂的同时,心里又有点羡慕。甚至会说投胎是门技术活,这些孩子从出生就站在别人的终点线上,以后的生活肯定过得美滋滋。要啥都能买,各种奢侈品牌更是应有尽有,动不动还能出国留学,幸福感肯定是爆棚的。但其实不然,如果你接触过一些这样家庭的孩子,会发现虽然金钱让他们能满足任何需要,但幸福感其实是最缺失的东西。
估计看到这里,有些人会说不用风吹日晒,挤破头皮去参加各种千*万马的考试,更不用为还房贷而焦头烂额,幸福感难道还会很低吗?关于这个话题,其实是经济增长和国人幸福感的关系,咱们暂且不谈。但根据经济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财富的增加确实会导致国家社会福利以及幸福的增加,但是更多的财富其实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反而可能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而究其原因,其实主要是以下这几个因素导致的:
父母关系不和谐
在很多家庭里,之所以会有现如今的优渥条件,其实都是父母白手起家,互相扶持打拼出来的。也许在共同创业的时候,日子会过得很艰难。但父母之间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孩子也会感觉清贫中的幸福。但是不少人都逃不过一种诡异现象,随着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家庭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父母之间的感情反而逐渐变淡了,不管是面对孩子的教育,合作伙伴的应酬,还是生活的各种繁杂事件,他们会感到很是疲惫。经常会说不了两句话就开始争吵,再也找不到当初的相濡以沫。如此一来,虽然给孩子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生活物质条件,但孩子的幸福感反而更低。
想要提高孩子的幸福感,父母不妨抽出时间,给孩子一场高质量的陪伴,这可比金钱重要多了。要知道,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多,他的幸福感也会越强。举个例子,为什么北欧人的幸福感会那么高?这是因为在北欧人的意识中,家庭是优先于事业的。他们不会将生活和工作纠缠在一起,甚至为了后者而放弃前者。相反每天按时上下班,然后享受陪伴家人的时光。
千万不要总是用各种忙来当借口,因为幸福感也是会过期的。不要让孩子的幸福感在父母的忙碌中日渐消失,在一次次被忽视和父母无限制的延期中消磨殆尽。
上不完的辅导班,压得喘不过气的期待
对于很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其实肩膀上背负着更重的负担。他们父母为了提供更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早早就将其送到国外。之前曾看过一个电视剧《陪读妈妈》,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公司高管。也是将十几岁的儿子送往国外读书。但这孩子从来都没感觉到幸福和快乐,整天想方设法要回国。在他看来,能吃到外婆做的上海家常菜就是一种幸福。
至于没有被送出国的,也是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什么高尔夫、骑马、钢琴、芭蕾,孩子简直像陀螺一样,没有一点喘气的时间。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牛蛙式养娃没毛病,但也要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