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乡小牛蛙大前景,群众增收路更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基础。近年来,万山区鱼塘乡紧扣“1+N”产业布局,通过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牛蛙、小龙虾、大闸蟹等生态特色养殖,这一特色产业为当地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稻田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进鱼塘乡牛蛙养殖基地,处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在多亩规划整齐的蛙池里,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牛蛙,工人们正忙着打捞、装袋、运送,收购商们则按照牛蛙个头大小进行分装,尽快运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贵阳、重庆等销售市场。

“今天是第10车,目前已经上市20万斤,再等几天将再上第二批30万斤。”该牛蛙养殖基地负责人胡龙会告诉笔者,“我们的牛蛙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消费者喜爱。同时,为了养殖出好品质的牛蛙,饲养人员每天都要按时按点进行管理。”

“每天我们都要给牛蛙定时定量喂料,还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换水,保证牛蛙健康。”大龙村田湾组张阿姨一边忙着喂料一边兴奋地告诉笔者,从去年开始,她就和同村额14名村民在这里做工,他们主要负责育蛙苗、清理水池、日常巡逻等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月收入多元,还包吃,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

据了解,该基地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当地良好的气候、水资源优势,流转土地亩,发展生态牛蛙养殖。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有效避开牛蛙上市高峰期,错峰上市。同时,还将产销结合,建立起了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鱼塘乡特色产业成效初步凸显。截至目前,该基地建有蛙池个、蛙苗万尾,成年蛙50万斤,现已上市20万斤,到月底将再上市30万斤,按照当前每斤7元的批发价格计算,预计销售额达万元。同时,还吸引了当地15名村民长期在基地就业,每个月元的工资,60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致富增收。

小小牛蛙大产业,鱼塘乡将牛蛙养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来发展,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这不仅敲开了鱼塘特色养殖的大门,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村民增收注入了新鲜血液。(周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hy/795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