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每每读起此诗,想起了中秋节,想起了月饼,不过现在兴起了网购,节令食品月饼自然走俏网上,成了网红,据新华社记者调查鲍鱼、牛蛙、小龙虾、水果馅儿的养生月饼非常俏销。而这些月饼背后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假宣传等问题。记者指出,应加强对网络上诸如月饼等时令商品的监管,同时消费者在选购时也需明辨。
前几年月饼被过度包装,出现了天价月饼,一块月饼上万元,内涵真金白银,让一块思乡思家的月饼背负自身文化内涵难以承受的重负,在大家的一片议论声中,这种带有腐败色彩的月饼慢慢的退出了市场,但是月饼依然在商家换个马甲的簇拥下闪亮登场,月饼不在是文化传承符号,摇身一变成了养生保健品。不含防腐剂的健康食品。加点鲍鱼丝,依然金贵加点少量中草药粉末,就是养生保健了。不知这鲍鱼营养价值有多高,吃一块含有鲍鱼丝的月饼,你的身份也随之金贵了?尝几块点心,身体就强壮了?更有甚者在自己的宣传中称道:“调经化瘀、补中有通、滋阴不腻”的功效。这中草药吃几付也未必见效,尝尝月饼竟然有如此药物之功效,真是有点邪乎。而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理事、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张婳表示,从效果层面来讲,养生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疗程,但月饼是时令性食品,往往只吃一两次,想要达到一些功效是不可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出提醒:“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如果有月饼声称有保健功能,甚至能治病,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网红月饼”除了过度宣传,华丽的外表包装(你只能感谢现在的电脑设计技术,感谢色彩渲染技术)其实他的质量到的如何,卫生情况,估计你也是难以考察了,至于厂名,什么生产条件,技术指标之类的东西估计也是胡乱印制上去的。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认识庐山真面目”估计也是图个高兴,一时之快而已。据了解,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公布的月饼新标准中,对月饼的特色类别、加工工艺做了细化,甚至还对月饼命名做了要求,如莲蓉月饼的莲蓉类馅料中莲子的含量应该不低于60%;莲子含量为%才能称为纯莲蓉;栗蓉类月饼的馅料中板栗含量不能低于60%;水果类月饼的馅料中水果及其制品的用量应不低于25%等。通过网络销售的食品真的会有人监管吗?既然都是私房加工,那国家标准咱就免了吧。我这是祖传秘方,与其吃的是神秘的月饼,不如说那些“缺德馅儿”全被神秘伪装了。
对于网络食品,作为食品监管部门抽查取样确实不易,但是作为提供平台商家也不能让其逃脱监管吧。消费者永远是在一个多张机制组成的无效网络中被一个个捕获。虽然你睁大眼睛,但是也是免不了被欺骗的结局。我想说点实在话,对于一个节令食品咱就不要套国家标准了。只要别送发霉的,长毛的,吃了想吐垃圾月饼,少干点缺德之行。只要好吃,也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