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解放路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家安徽厨子开的川菜馆子,一条酱香味的欢腾鱼烧得很赞。
拣一个寒气侵骨的夜晚,欣然前往。
开在缸儿巷里。别说这家小店,缸儿巷都很容易被忽视,被错过,这叫灯下黑。
看点评照片上破破烂烂的一小店,以为空调会不舍得开。临行前还在大棉袄里又加了一件优衣库贴身小羽绒。没想到啊没想到,空调开这么足!一只脚进门,寒气已消大半。可以啊老板这对贤伉俪,一对璧人!
四五张桌子,圆桌也用来拼桌,仨俩七八客人,各自吃着喝着。不知是屋里暖和,还是酒暖和,一个个脸上都红扑扑的,不知窗外秋与冬。
夫妻老婆店,开了12年,上菜的老板娘叫王宇,问得名来,老板在里头烧菜,只知道姓杨。夫妻俩都是安徽亳州人。
菜都是杨老板自己烧
杨老板早年在北京待过,跟一位川菜师傅,学了几年川菜功夫。店就叫欢腾鱼,自然先来一条欢腾鱼。
黑鱼、草鱼、鲈鱼三鱼可选。点了鲈鱼,嫩点儿,比黑鱼贵8块,这8块是对美食追求应付的代价。
活鱼现杀现烧,需要客官稍候片刻,这片刻,二三十分钟,也是对美食应付的代价。
现在很多餐馆都喜欢拿一鱼几吃来招呼食客,其实,两斤以下的鱼,掐头去尾,两吃也好,三吃也罢,实在已没什么鱼肉可吃。不必花哨,一吃即可。
我这条鲈鱼,一斤半。
青花大瓷盆捧上来了,很有气势。
鲈鱼少刺,多嫩,食之无卡脖子之虑。当然,不喜欢太嫩的,换鱼。
鲈鱼一片一片片好,仍留头尾,以示整鱼。据说吃大闸蟹的最高境界,吃完还能拼回一只整蟹。大体类同。
最大特点在鱼汤,粘稠。有酱感。原来是用了豆瓣酱,难怪。
川菜爱用豆瓣,又以成都郫县的豆瓣,最富美名,号称“川菜之魂”。
郫县豆瓣酱水分不多,固体含量高,表面一层红油,酱与油脂搅拌后,整体变得粘稠。杨老板以郫县豆瓣入汤,则汤亦粘稠。
软夹轻提一片鱼肉,入口,有酱香酯香,辣度不够。点菜的时候老板娘建议微辣,她说,这边客人一般都吃微辣。
和杭州人打了12年交道,杨老板下手轻了。好汉不复当年辣。口味重的,建议加辣。
四川人用新鲜豆瓣红和干蚕豆酿成豆瓣酱。此酱红润亮泽,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
鱼香味、麻辣味、酸辣味、陈皮味、怪味,川菜诸味中,哪一味,也少不了豆瓣这一味。多寡浓淡而已。
郫县豆瓣中,又以鹃城牌名气最大。
寻常家里烧只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水煮肉片,吃个火锅,轻取两勺郫县豆瓣,风味一时盎然。
其实,好的郫县豆瓣酱,最好先入锅爆炒两下,激荡出更浓的香味,颜色也会更红润靓丽。
至于这锅鱼里的干辣椒、老豆腐、豆芽、粉皮、花椒诸料,就不用多说了。灵魂就在豆瓣。
牛三鲜也是桌桌都有,来一个。
牛肉、牛肚、牛筋、蒜苗、香菜、粉丝、大白菜,一锅炖了。
看看这个牛肉片,给得多大,豪华版牛杂粉,牛杂粉里的暴发户。
粉丝选得很好,不是炖两下就膨胀,烂糊没吃头的粉丝,是身材精瘦,很有筋骨的粉丝。牛肉都炖烂了,服软了,它还没服。
这种粉丝,来世可做兄弟。
炖肉要加什么料是有讲究的。炖猪肉、牛肉和炖羊肉不一样。炖羊肉最忌放大料,因为羊肉的热性往上浮,而大料的劲儿是往下沉的。炖牛肉可以放一点山楂。做鱼有两样东西是必须要放的,一个八角,一个蒜,用来中和鱼的寒性。
外面随便吃个牛杂粉,不得三十几块钱,那个牛肉少得可怜,你得计划着吃,悠着吃。还不如来他家,点个牛三鲜,大开大阖,只要98块钱,再热瓶黄酒,你感觉自己是缸儿巷的爷。
人生能做几回爷。
干锅牛蛙看隔壁桌那成色,应该不错,也要了一个。确实不错,一看就有食欲,牛蛙切细粒,爆到微焦,美拉德饱满,闻香上桌。一大锅,48块钱。
她家就没有超过98块钱的菜。
上桌后,干锅继续点火,慢吞吞烧着好了,蛙腿蛙肉继续炮烙,待到腿肉粘牢干锅,此时再提筷从干锅壁上摘取蛙腿食,最香。
老板娘全程戴着口罩,没有露真容,但是态度温和、热情,想必口罩后面是一张让人愉悦的脸。
老板娘王宇
吃完出来,对面立体车库灯火敞亮,对了,巷子虽窄,这里可以停车。
店对面的立体车库
缸儿巷夹在光复路与中河路之间,南踩清泰街,北顶解放路,小而长,但不起眼。缸儿巷原来不叫缸儿巷,叫铁线巷。据说早年住着一位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后裔汪然明,此人爱读书,但家中遭了数次火灾,藏书尽毁,痛定思痛,置办了很多大水缸,以备消防。后来众口谈资,叫着叫着就叫成了缸儿巷。
当年旧城改造,还真从居民家小院里挖出好多水缸残片。
小店出来就是灯火通明的新开元大酒店
除了北面的几个墙门房子,巷子里都是居民小区,一眼的清爽,不似一般巷子杂乱,据说有很多是银行的职工宿舍。
这些背街小巷让人感到踏实安定,它有一种从容的气派,巷子外头怎么繁花转眼,它就隐在高楼大厦后面,过自己的小日子,东西荡荡,老酒吃吃。
*欢腾鱼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