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早餐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那宵夜就是这个城市的灵*。
在武汉,即使离家千万里,总有些味道要人留恋。白天醒来,是一个月不重样的过早,热干面豆皮糊米酒牛肉粉面……夜幕降临,就是生生不息的烟火夜色。透过这朦胧昏*之光,可以看见一个个女人,她们有着泼辣直爽、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个性,在宵夜摊子忙碌,在逼仄小店坚持,一直到月色如水,才宣告一天的结束。
她们是来双扬,她们是李宝莉,她们是武汉女人。
1池莉虚构的鸭脖子
鸭脖,在武汉,乃至全国,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了。这离不开池莉《生活秀》中的“鸭脖西施”来双扬。
其实,这一切都是池莉的虚构。她曾说,自己虚构了吉庆街的一个小摊,虚构了卤菜鸭脖子,我用想象力将鸭脖子切成一段一段,在小摊上摆放整齐,让来双扬的手修长滋润,做了红指甲,守在小摊前,款款吸香烟,试想如果一个卖鸭脖子小菜的女子,能够卖得如此清高淡定,还有什么样的命运能够摧残她呢?!
当时的事实真相是:在吉庆街做卤菜并不赚钱,没什么人做。有的只是那种极窄的巷子门面,靠边一只汽油桶改造的炉子,架一口铁锅,八角桂皮五香卤些猪蹄子、顺风、口条,偶有只把两只鸡鸭。鸡脖子鸭脖子都属于下脚料,不算菜,熬卤锅边边上增添一点肉味而已,最后打烊,店主自己挑出来,坐在昏*路灯下,就着鸭脖子喝两口小酒解个乏,而已。有一次被池莉看到,她脑子顿时一亮,就把鸭脖子挑了出来,变成有成批进货的专卖,当即虚构成功。
自此,鸭脖子自此风生水起,连李嘉诚的儿子都点名吃这个。大陶虹更是出演电影《生活秀》,成了影坛上难忘的画面。这道小菜还带动了吉庆街成为武汉第一宵夜街,以及“四大天王”“老通城”、“麻雀”、“拉兹”、“*瓜的横空出世。
米长的吉庆街夜市,自此夜夜笙歌。
2万松园一姐的小龙虾
小龙虾是湖北著名特产之一,是每个来武汉的游客一生中的必吃之物。每年夏天,万松园、石牌岭、秦园路,小龙虾店内人头攒动,而店外的男男女女拿着号码牌,如候恋人般,长夜苦等,只为嘬一口心仪的小龙虾。
其中,以汉口雪松路为最。这条当年僻静的小路如今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美食街,这几乎全是拜巴厘龙虾和靓靓蒸虾所赐,是他们为武汉小龙虾带来了全国性的知名度。
巴厘跟靓靓火到什么程度呢?火到排队候位竟衍生了一批“*牛”。他们轮番在两家虾店门口排队,将领到的号倒卖给后面的食客,换一个号10-15元,月收入过万。
其实,这两家虾店,其实是“自家人”。靓靓蒸虾的老板周全、巴厘龙虾的老板娘周芬是亲兄妹,是土生土长的万松园土著。姐姐周芬曾在上海开过巴厘龙虾,平平无奇,回到万松园现址再开,一下子火了。油焖、清蒸、香辣、蒜蓉、卤香、咖喱……他们根据客人的喜好,各自都开发了20多种口味的龙虾。生意最好的时候,两家各自一天能卖出约3吨小龙虾,按一只虾30克计算,一天合起来能卖20万只虾。
夜色中,一盘“万松园一姐”巴厘的油焖大虾,龙虾个头大,调料丰足美,油焖入味三分,剥开龙虾壳那一刻,莹白似雪,粒粒饱满,撮虾子,那叫一个虚浮!
吃招牌油焖大虾,还需要点一盘翠绿可爱的嫩甜毛豆,搭配一碗特色手工掸制的凉面,因为有油焖大虾料汁的加入,原本劲道的面条瞬间有了摇曳多姿的灵*,干红椒的辣、回味的甜以及酱汁的融合塑造的复合味道。
这是武汉人的青春记忆,亦是独属于汉派小龙虾的魅力。
3新桥女人的街头大排档
粮道街,隐藏着很多的小馆子,已经武汉化的桂林米粉,三胖腰子粉与蓝精灵饺子馆,让这条街道的夜晚格外烟火十足。
蓝精灵最出彩。不做饺子,却以卤菜出名,真是一本正经的不务正业!几大盆卤菜,顺风,卤藕,牛蛙,鸭脖,品种很是齐全,随意点,只是价格贵了点味精多了点。其实,我最爱的是那碗绿豆白粥,很简单,却漂亮如翡翠,入口可还*,可与当年刘师父的鸭丝炒面媲美,宵夜良物。
记得店主是位下岗女职工,从搭铁棚子做起,现在守着一爿小店,生意红火到等位,也是武汉夜宵一奇。
*鹤楼之下,武昌江滩,积玉桥的一家甲鱼馆子灯火通明。闯荡北京多年,*陂人杨元银还是回到了武汉,开起了自己的元银甲,16年过后,他的甲鱼与河鲜已经是名满武汉三镇。青岛路的元银状元甲,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面对满堂顾客,她应对地不疾不徐。这里,每天晚上翻台多次,多有卖花卖莲子者,甲鱼也有羊排、土鸡、牛蛙、鸽子、鳝鱼等多种搭配,市井气息十足。这里有点儿当年吉庆街的味道。
但,更多的武汉伢喜欢新桥,那里有着他们所谓的“刁角”。
“习惯吃燕子的基本不会吃小民,习惯吃燕子的不会吃小民。”这是新桥宵夜鼎盛时期江湖的一个侧面。
新桥宵夜的起始,可以说,就是源自燕子大排档,烧烤与炒菜均受到吃货们的推崇。其中,牛蛙系列、花甲、虾球、蟹钳、螺丝肉等备受欢迎。因为燕子火,同一条街上出现了几家“山寨”其名的排档店。对此呢,燕子大排档的朱阿姨不以为意,大家生活都不易,能够相互帮衬,是很不错的了。
武泰闸的小民大排档更是无数武昌人眷恋的地方。
小民大排档,始于年的苍蝇馆子,曾与兰兰烧烤、燕子大排档并称为新桥三巨头,后于武泰闸重开,一举登上《风味人间》。凭着一锅五味人生的凤爪,小民,这个武汉女人自此走入到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之前,听小民姐说过,她闯荡江湖至今,离不开老顾客的支持。当年的新桥,是城中村,是一片灯红酒绿的区域,是三不管地带,是鱼龙混杂之处。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抖落了一身的风尘,于夜色里,释放所有的情绪,喝靠杯酒啦,倾诉下衷肠啦,是烟火气里的人生希冀。
一个个老顾客爱上了小民家的味道,就带周围亲戚朋友来,一传一,十传百,大家一起来捧场。这些老顾客包括后来的合伙人余先生。大排档,哪里有什么环境可言,之前卖录像带转而自学炒菜的小民,冒着油烟在窄小的厨房炒菜,丈夫李德强门外招呼,支起简陋桌子,有段时间还弄过鸭脖子,大家点单,毛豆啤酒炒菜烧烤咵天。
久而久之,老顾客成了好朋友,照顾生意啦,小民也会去参加他们的婚礼,看着恋爱、结婚、生娃,当然自己也渐渐老了,成了武汉嫂子。
小民大排档,不是某个人的,而是武汉一大部分人的共同记忆,它是属于集体的怀想。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遭遇拆迁,小民会半夜跑到断壁残垣之地流泪,老顾客们在得知重新开张之日,蜂拥而来,小民听闻消息,在医院床上直接拔掉针管,冲进了厨房,这是她的一生啊!
除了招牌凤爪、花甲,前不久发现小民家的烧烤很棒,外焦里嫩,梦回上世纪90年代的老味道。如果想感受地道的武汉宵夜,可来此。
4湖北女人的一锅杂烩河鲜
将香辣虾蟹做到一招鲜的还是渣家路的田师傅香辣虾蟹,登上了腾讯视频的纪录片《宵夜江湖》,让无数人动容。
其香辣虾蟹的味道,离不开顾客们的挑剔与建议,离不开一家人的改良,蟹虽为君临天下之主人,基围虾、土豆条、藕、面却是夺人的“”四大护法”,尤其是面,吸足了味道,武汉无出其二。十余年来,兢兢业业之下,这家小店带火了整条街。
谨小慎微却有一把好厨艺的老田,是“老天爷赏饭吃”。敢爱敢恨为人拼命的*义珍,那一句“我死也要死在汉口,哪怕捡瓶子!”这就是个性鲜明的湖北女人!
还有田凌志兄弟,陪吃陪喝陪聊,有趣极了!这个武大法学院毕业的人,成了一店之掌柜,离不开母亲的英雄。在他眼里,母亲就是她的大英雄,每当自己的人生路走偏,她就将他拽回正轨。
一锅香辣虾蟹,不仅是一道美味,也是一锅深深款款的情意。
5家家的藕汤与八卦汤
湖北是“千湖之省”,全国最著名的藕出产地。故在楚地,自古以来有“无汤不成席”之说。如今,楚人极为推崇的排骨藕汤就是其一。就像冯翔唱的歌谣,家家(外婆的湖北称谓)“吊子煨的藕汤,总是留给我一大碗。吃了饭就在花园里头,等她的外孙伢”。一句话,就勾起了无数湖北人的乡愁。
山海关路的燕子煨汤,还可以尝到吊子煨汤的那么一丝余味,忍不住想一想已经过世的家家。
是啊!小时候的藕汤,是用炉子慢慢的煨,慢慢煨上大半天,香味在家里弥漫,生活就像一幕幕黑白照片,那般美好。
其实,追溯历史,排骨藕汤并非最具地方特色的,要数特色还是“八卦汤”。何为“八卦汤”?即乌龟汤。楚地巫师以龟壳占卦,故楚人将乌龟肉称为八卦肉,将龟肉汤称为八卦汤。同样是湖中之鲜物。
作家秦牧即有文记曰:“我在武汉虽然仅仅是在解放初期住过十几天,但印象却是十分深刻。……那次我到武汉时,武汉中小饭馆里有一样菜式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那就是‘八卦汤’。当时饭馆里普遍都卖这道菜。这使人想起古代云梦泽的遗迹……”
在武汉,八卦汤亦是常见。抗战前,最有名的是“佘胖子煨汤馆”,后来,小桃园居上,风行数十年。可惜,小桃园后来生变,鸡汤仍常见,八卦汤似乎就难寻了。
这一碗碗汤,不仅是驱寒送暖的汤,也是武汉人大碗装不下的乡愁。
秋寒了,在觥筹交错完毕,吃完海陆丰盛的宵夜后,何不来一碗鲜醇味美的汤呢?这一碗汤,就权当做酒,敬给大武汉,敬给滔滔不绝的长江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