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供应链的风口来了万亿硝烟,未来它会是

白癜风在哪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2/8582859.html

“供应链者得天下”,几乎已经成为餐饮业的共识!

2月,火锅食材生鲜超市懒熊火锅获得第四轮融资;同月,查特熊也对外宣布获得资本融资,22日,食材供应链企业“望家欢”宣布完成8亿元B+轮融资。

短短1个月,就有多个食材供应链企业获得资本青睐,融资规模动辄在亿元级别以上。资本密集加码下,食材供应链企业背后隐藏的新商机也凸显出来。

食材供应链

01

资本的宠儿,食材供应链风口正在崛起!

大约是在年,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B2B餐饮食材平台(如链农、莱美、望家欢等),它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抢占住了第一个风口。

从年到年,国内食材供应链公司的注册数量从21家翻了5倍(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

-年市场供应链公司注册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企查查

并且,从资本青睐的角度来看,近7年时间里,餐饮供应链一直被资本捧在手心里。

根据《中国餐饮及餐饮供应链投融资报告》,截止年11月,餐饮供应链及服务商投融资案例占比32%,远高于餐饮品牌的20.3%和饮品品牌的9%。无论是是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已经占据了餐饮业的半壁江山。

餐饮行业投资方向及餐饮供应链参与对比

年一年餐饮行业发生了百余起融资事件,其中食材供应链板块尤受资本青睐。根据统计,年有至少14家食材供应链企业获得了融资,投资机构不乏DCM中国、IDG资本、经纬中国等知名VC机构。

从金额上看,融资数额都在千万级别以上,亿元级别以上的占比也超过了30%。

是什么促使食材供应链的江湖暗潮涌动,规模疯长?

业内人士分析,这与餐饮业上游供应链产业的市场商机和巨大缺口关系极大。

一方面,是食材供应链亟待挖掘。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将近5万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假如按照餐饮平均30%-40%的原材料成本测算的话,餐饮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至少有1.5万亿。

另一方面,头部交椅虚位以待。

做餐饮供应链的人都知道美国的餐饮供应链巨鳄Sysco。

Sysco如今已在全球设立了个配送中心,服务客户超过60万,年营收已经超过了亿美元(公开数据)。

然而,中国餐饮供应链头部企业的营收超过亿人民币的,仍屈指可数。

显然,与发达国家的餐饮供应链相比,中国的餐饮供应链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大企业仍有很大的掘金空间。

大型食材供应链基地

02

加速布局,抢占这个万亿蛋糕应该如何下手?

无论是资本的加码,亦或是餐饮供应链企业加速布局,都是在试图抢夺这个万亿的大蛋糕。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将餐饮供应链划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是餐饮企业上游延伸型供应链企业。指的是从传统餐饮企业裂变而来的供应链品牌,拥有中央厨房和产品研发能力,典型的有海底捞的蜀海供应链。

第二类是B2B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该赛道上包含了针对中小餐饮商户的美菜网,美团旗下的快驴进货,饿了么的有菜,以及服务与农贸市场及中小零售的互联网平台宋小菜,它们大都拥有独立的仓储物流和配送体系。

领跑火锅食材供应链的锅圈食汇

第三类是垂直餐饮供应链平台,比如服务团餐食材供应商的望家欢,专注于净菜供应的裕农、真功夫旗下的功夫鲜食汇,定位火锅食材超市的锅圈食汇、懒熊,以及速冻品供应商千味央厨、安井、三全等。

第四类是单品爆品供应链平台,比如专注于小龙虾、牛蛙、酸菜鱼等餐饮爆品的信良记。

以上的每一条赛道上,都是一个供应链江湖。伴随着互联网、物流体系、国内基建等的不断完善,以及各路资本的大力助推下,每条细分赛道都显现出惊人的商机。

03

虽然在资本推动下,我国的供应链领域明显提速,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这一产业仍然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上、中、下游都存在明显的痛点。

上游领域:源头分散,存在有机械化、规范化程度低的问题。

相比发达国家如美国上游农产业的生产集中度高达90%以上,我国上游源头非常分散。

相比10多年前,我国农业的经营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的现状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主体并存,其中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如果企业想要把这部分农户汇集起来,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是巨大的。

此外,供应链企业的发展还受制于上游养殖的效率和不规范。

食材基地

中游领域:物流冷链技术不足,且链条冗长,运输渠道成本高。

中餐的食材大都强调新鲜,这对食材的运输条件要求极高,尤其是生鲜食品、肉制品等需要冷链运输,对于运输条件的要求也非常高。

餐饮供应链包括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物流、仓储等诸多环节。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上下游难以联动,规模化程度低等因素,从农场到餐桌“战线”拉长且不透明,成本高不利于监管,严重制约着供应链的发展。

下游领域:菜系繁杂,难以标准化。

西餐的标准化程度高,且对于冷冻食品的接受度较高,这为供应链的标准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餐细分,菜系众多,菜式繁杂,食材涉及甚至超过上万种SKU。

再加上不同菜系、不同餐厅对于食材的选择标准也不相同,供应链企业很难实现全面覆盖或标准化。

04

未来,谁能成为中国版的Sysco?

根据《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餐饮行业整体处于“高频低效”的发展模式,几乎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连锁餐饮,在供应链、成本结构、标准化等相互嵌套的环节,均存在明显痛点。

并且,这几年随着人力、租金等各项固定运营成本日益高涨,餐企希望借助供应链降本提效的意识陡然提升,但,从根本上来说,供应链业务运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是对企业上中下游三方资源的整合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企业资金实力的考验。

从中国餐饮食材供应链的发展来看,目前各大玩家们仍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谁能笑到最后,成为中国版的Sysco!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zz/44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