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涨4元牛蛙身价2周内翻番行情高涨

从上周开始,牛蛙塘口价格持续飙涨,一天一个价格,主流厂家收购价从5元/斤涨至如今最高9元/斤,也有个别厂家最高曾开到10元/斤,养殖端终于实现扭亏为盈。但对于牛蛙后市,有业者认为不能盲目乐观,毕竟预计还有数万吨的牛蛙屠宰进冻库,需要时间消化。也有业者估计近两三年内的牛蛙行情不会很好。

近期海鲜指南与观星农业下属的销售公司——聚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邵旭涛进行了交流,了解在其视角下是如何看待这轮牛蛙涨价期,以及对于当下牛蛙预制菜快速发展的看法。

观星农业作为牛蛙规模养殖企业之一,去年正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所生产的牛蛙获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这也是目前全国首张牛蛙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牛蛙行情长期倒挂,即使做订单养殖,日子也不好过

“近期牛蛙养殖端迎来了一个价格的小高峰,这对于整个牛蛙市场来说是正向的”,邵旭涛告诉海鲜指南,由于去年到今年牛蛙塘口价格长期倒挂,让一部分养殖户退出了这个行业,一部分饲料厂也停止了发展的步伐,这种现象是不健康的。“市场只有在一二三产端都有合理的利润,整个产业链才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邵旭涛讲到。

观星目前主要面向B端客户,定位中高端产品,做牛蛙的订单养殖。因此相对于传统养殖户来说市场价格低迷对公司影响较小,但在牛蛙板块的发展也不是那么舒坦。虽然订单养殖是企业与客户基于养殖成本所决定的价格,但当其与市场上的普通牛蛙价格相差过大时,观星也会选择做一些让步。

理性看待牛蛙涨价,积极开辟牛蛙出口新赛道

对于近期的牛蛙价格暴涨,邵旭涛认为应该理性看待。“目前我们能够看到作为主力的牛蛙主题连锁餐饮的消费热情并不是很高,所以说这轮涨价并不是因为市场很火热,才导致的原材料需求量大增。”另外,作为一产端的养殖企业,他们也没有明显感受到市场供应的紧缺,更多的是养殖户看到连续的涨价而选择惜售等价不卖,才造成市场的短暂缺货现象。

国内有很多经济专家也都预测过,年有可能是未来10年中最好的一年。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观星从年开始选择“走出去”。“现在我们约30%的牛蛙拿来做出口,到明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提升到50%。”邵旭涛告诉海鲜指南。

目前牛蛙的出口不像鱼类产品出口那样内卷。欧美、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国外的华人对于牛蛙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且这些地区对于食品安全特别重视。去年底观星农业生产的牛蛙正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获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这些背书能够帮助我们更顺利的走出去”邵旭涛表示,“如果牛蛙价格不能够在近一两年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水平,依然内卷严重的话,那我们选择走出口这条路线才是比较健康的。”

目前国内符合出口欧美要求的蛙类企业还比较少,可选择性不多,食品安全的高门槛使得牛蛙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能够有20%-30%的溢价,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冷冻工艺的提升将促使牛蛙冻品市场实现质的飞跃

当前冻蛙库存量大,还有待市场慢慢消耗。年以前,活蛙和冻蛙的比例几乎是9:1,但未来这个趋势将逐渐转变。

首先,早期市场上大多数活蛙被牛蛙主题连锁店所消耗,很多菜系还没有充分融合到牛蛙这个品类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非牛蛙主题的门店,如重庆火锅店、烤鱼店以及烤串店等,也开始采用牛蛙作为食材。这些门店大多数选择冻蛙,因为活蛙的处理对他们来说相对不便,且存在损耗大、处理麻烦以及食安风险等问题。另外外卖的兴起,也给冻蛙、牛蛙预制菜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牛蛙的保水工艺在近两年得到了深度研发和提升,冻蛙的还原度逐步提高。目前,一些优质的加工企业已经能够实现85%的还原度,使得冻蛙在口感和品质上逐渐接近活蛙。这种技术提升为冻蛙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做到90%的还原度,未来如果行业能实现95%的还原度,相信冻蛙的比例会出现质的飞跃。”邵旭涛告诉海鲜指南。

最后,随着市场场景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如shoppingmall的门店是不允许宰杀活蛙的,使得这些门店更倾向于使用冻蛙。

综上所述,牛蛙市场中活蛙和冻蛙的比例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冷冻工艺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冻蛙市场有望逐渐扩大。

盲目的去做牛蛙预制菜不可取

邵旭涛在交流中还提到,目前牛蛙预制菜比较适合做成开袋即食类的产品,可以常温保存,使用场景会比较广,物流成本也比较低。

而像AB包类的预制菜产品,观星目前主要还是针对餐饮端,没有太多ToC的产品。这是因为牛蛙大腿肉质属性,使用AB包等预制菜包装方式时不易入味,这也目前牛蛙预制菜在C端市场推广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但是供应到餐饮端就不一样了,餐饮端在制作牛蛙菜品之前有做前处理(比如腌制),能够使得牛蛙更入味。

“盲目的去做牛蛙预制菜是不可取的,”邵旭涛表示,“现在很多企业开发牛蛙预制菜是为了把冻蛙的库存消耗掉,或者是觉得牛蛙是个大爆品,想要快速的去抢占市场。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市场,从而把一些不成熟的产品推向消费者,这种产品很少会有复购率,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牛蛙预制菜的整体印象。”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反复不断的打磨,需要有记忆点,这样才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成本,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也需要谨慎考虑自身的定位和战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只代表个人感受和观点,不作任何交易之决策参考。

作者:海鲜指南陈晓庆刘少聪

编辑:郭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gx/709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