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比堂食贵20宁波这家知名泡椒牛蛙

我国 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7296.html

“泡椒牛蛙是不是涨价了?”

市民徐先生近日通过外卖平台点了一家知名泡椒牛蛙店的外卖,买单时发现除了包装费、配送费外,一份重庆泡椒牛蛙的售价61元,在他的印象中,这家店这道菜以前一直卖50元每份,“哪能一下子涨这么多?算算涨幅超过20%”,徐先生不禁犯起了嘀咕。

疫情之下,堂食受挫,外卖成为我市餐饮企业的“救命稻草”,外卖价格波动也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记者对牛蛙店及相关餐饮市场进行了调查。

堂食未涨价外卖价确实高出一截

知名牛蛙店在宁波市区有四家连锁门店。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江北区扬善路的一家老外滩店。

记者翻阅了菜单,发现重庆泡椒牛蛙的价格为50元,其他菜品,如重庆水煮鱼80元一份,纸包豆腐18元一份,酸辣土豆丝15元一份,“价格都是原来的,没有调整过”,该店一位余姓店长向记者证实。

某牛蛙店的堂食菜单

记者随后点开手机上的“美团”外卖,却发现该店的美团外卖价比堂食价高出一截。外卖菜单上,重庆泡椒牛蛙61元,比堂食价贵11元;重庆水煮鱼98元,比堂食价贵18元;纸包豆腐22元,比堂食价贵4元;酸辣土豆丝18元一份,比堂食价贵3元。

某外卖平台(美团)上,外卖价高出堂食价一大截

记者又点开“饿了么”外卖,发现相关菜品的外卖价也绝大多数高于堂食价,但涨幅相对美团略低。在配送费上,美团要低于“饿了么”。

饿了么的外卖截图

外卖贵过堂食行业潜规则?

“外卖贵过堂食,这不是我们一家店这样做,很多餐饮店外卖都是这样的。”该店的余店长向记者解释,因为第三方外卖平台要向商家收取一笔佣金,按堂食价卖就“亏本了”,只能把价格调上去。“当然这也是明示价格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上购买或线下堂食”。

记者随后采访了多家餐饮企业,发现这种“外卖贵过堂食”现象并非个例,“两份菜单”在行业内较为普遍,个中原因也差不多,外卖平台要向商家收取佣金,行业内叫”抽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负责人告诉记者,外卖包括餐食费、配送费、打包费,配送费(除自建的外卖配送团队外)全部由外卖平台拿走,剩下的餐食费、打包费累加后,平台再抽走一定比例的佣金。

佣金在不同的城市、不同规模的餐饮企业有所不同,有15%、18%的,也有20%甚至更高的,宁波餐饮行业比较普遍的佣金比例是20%及以上,首开外卖的商家佣金 可达26%。

“这个佣金比例相当高了,一般餐饮企业的毛利率也就40%-50%,减去平台佣金还有七七八八的推广费、促销费,商家所剩无几”,这位负责人抱怨说,外卖平台的发展有点类似于几年前的打车平台,从当初的“补贴优惠满天飞”到后面的垄断式运营、抽佣比例持续上涨,各种“苛捐杂税”也逐年上升。

有数据显示,年我国餐饮业收入 .7万亿元,同比增速6.4%,而在线外卖市场规模约亿元,同比增长36%,外卖约占整个餐饮市场的12.3%。今年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防疫,餐饮商家主动或被动拓展外卖市场,导致外卖市场迅速壮大,以线上作为主要战场的餐饮商家约占78%,较疫情发生前增加了63个百分点。目前外卖头部平台主要集中在新美大(美团、大众)、饿了么等少数几家企业。

“不做外卖,没生意;做外卖,又被第三方平台抽血,太难了!”昨天,惊驾路上一家餐饮店老板直叹苦经,外卖平台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中小餐饮企业时常面临“撤离平台还是无奈接受”的两难选题。

转嫁消费者最终伤的是谁?

在支付配送费、打包费的基础上,消费者购买同样的商品,在外卖平台却要多花不少“冤枉钱”。

90后市民王先生对此表示“难以理解”,他以前为图方便经常点外卖,

有时赶上促销,价格确实挺实惠,比堂食还便宜,但促销并非天天有,现在感觉价格越来越贵,而且有时短斤少两,品质下降。

他现在处于“戒外卖”阶段,宁愿自己烧,不仅省钱,而且卫生。

在外卖的链条中,消费者、商家、平台处于博弈的三角关系。

市餐饮界人士郝加泰认为:外卖平台也需要赚钱,提供服务、收取佣金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但要适度。外卖平台的很多用户本身是价格敏感人群,平台各环节成本如果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只会让很多人放弃外卖,无人买单后,最终受伤的还是平台。

最近一段时间,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的冲突加速暴露。4月10日,广东省餐饮协会发布一则《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称收到数百家餐饮企业的各类投诉,直指美团外卖的垄断和高佣金之举让众多餐饮商家不堪重负。美团也做出回应,称自诞生以来平台多年亏损,去年才扭亏为盈,八成佣金收入主要用来支付骑手工资。近期因业务增加,又新招不少骑手,运营成本也增长明显。

对此,宁波市餐饮协会副会长张空认为:商家与平台之间应该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双方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尤其在疫情之下,不少餐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外卖平台应支持餐饮企业渡难关,下降佣金、减免费用等,另一方面商家应通过社群营销、小程序、同业联合等形式积极自救“造血”,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引流作用,不断适应新变化,化危为机,转型升级。

关于外卖的那些事,

欢迎网友留言评论,

本报将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hy/377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