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芙蓉发布芙蓉发布
店家用着最原始的票据点单,透着一股浓浓老长沙味。每天手工制作的肉丸,久煮的高汤,加入切碎的盐析菜和芹菜,让整个汤底飘散出鲜美的味道。
两个八零后小哥哥开在湖南第二高楼世贸楼下的一家小店,潜心经营近十年,一条巷逐渐成为长沙白领一族的私藏食堂。有牛蛙、鸡丝、炸酱等十几种码子,诱人程度直逼5颗星。
喝苦茶呷包子,一碗粉或是面配一杯茶,填饱肚子,闲话家常。老长沙人的“过早”就开始了。这家传承百年的老店,靠着老面发酵的白案手艺,辉煌的时候曾一天卖出个包点。
位于八一桥东南角的八一桥原味粉馆,已在此扎根21年了。店铺24小时营业,是附近上班族、居民的美食首选。一碗经典的头牌肉丝粉,无论何时都是长沙老口子最爱的那一口。
开在自家屋堂、粉龄已有22岁的粉店,走进店只觉干净而清爽。花甲之年的老板对品控有着高要求,“已将手艺传给后辈,拒绝加盟”。浅尝汤粉,软糯的猪脚肥而不腻,搭配香醇浓厚鲜肉汤,撒着些许葱花,醇厚的汤汁顺着喉咙滑落,整个人都熨帖起来,难怪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
因为爱嗦粉,夫妻俩在家门口开了这家粉店。你想象不到店内五六张小小的桌子,一上午得接待两三百食客。熬上一通晚的猪骨汤,醇厚浓郁的汤汁与干椒粉的碰撞,再浇上一勺自己熬的喷香的猪油,家的味道无疑了。老板说最开心的是,不少搬出小巷的“老邻居”常回来嗦碗粉、叙叙旧,有着如家人般温暖的情感链接。
作为湖南米粉街区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这里不仅能吃上一碗解馋的米粉,还能了解到湖南米粉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历史文化。外地朋友过来,建议点份米粉套餐,四小碗不同口味的米粉让你解锁湖南米粉,更有杀猪粉、牛杂粉、鸭汤粉,总有一款征服你的味蕾。
他们家的招牌炖粉是常德米粉正确打开方式。超吸味的粉儿,恰到好处的火候,牛肉汤香浓,炖粉美味。一锅热乎乎的牛杂炖粉,邀三五好友围桌而坐,谈笑风生,恰是惬意。
以和气生财为愿取名,创建于年的湘春路和记粉馆,百年来匠心打造一碗粉,迎来源源食客。坐落于五一大道北的湘春路和记粉馆更是成为湖南米粉街的长沙米粉头号代表之一,“圈粉”无数。一碗香菜牛肉煨码最为惊艳,浓汤的鲜香与香菜的味道交织在一起,一口牛肉嚼劲十足,浸裹着浓郁汤汁的米粉尤为鲜爽。
“邋遢”老头街头卖粉40载,江湖别称“邋遢粉店”。秉持着“宁愿1家店开年,不愿1年开家”初心的老板欧阳哥,凭借一碗精心烹制的粉俘获不少老口子心。虽在夜间营业,丝毫不影响外地人连夜驱车几十公里赶来的热情。椒脆鱿鱼粉、雪里蕻酱汁、椒脆牛肉……在辣塔,无论哪一种码子都不会踩雷,不信你可以试试!
“细”在长沙话里有“年龄小”意思,22年前的“细刚”还是“小鲜肉”一枚,多年来,他精心做一碗老长沙酱码扁粉,味道古早。虽然“细刚”已经变成了“刚哥”,难得的是口味一直没变,俘获一众农大学子的味蕾。长沙人最爱的肉丝、古早口味酱汁肉、经典的肉饼蒸蛋和极具特色的排骨,口味性价比都在线。
一家大隐于市的粉店,有着三大法宝——粉、带迅干、蛋炒饭,每一样在食客们的口中都是赞不绝口。老板自称“星城粉少”,接手了家传的老店后,将设计专业所学“上墙”,店里满满是由他设计的元素。
一家由兄妹三人共同经营的家庭式小店,至今已有15年。对于长沙人来说,一晨之际在于粉和面,晓罗面粉馆就是唤醒东二环人的存在。大蒜辣椒炒肉、萝卜干腊肉的双码是“人气王”。
年开店至今,晚报大道上人气最旺的网红手擀面馆。老板是在山东长大的长沙人,正宗北方手工面加之长沙口味炒码,口感丰富、令人惊艳。不过门店营业仅到下午2点,去晚了就只能吃闭门羹咯。
浏阳河东的宝藏粉店,只要一开门就排长队。粉面口味偏重,码子选择多,双码更熨贴,价格还实惠。推荐店里的干面,配上红辣椒肉和梅干菜,简直不要太香。
夫妻档经营粉店20多年,娭毑下粉,嗲嗲包烧麦,分工明确。有趣的是,来嗦粉的人都会问上一句“烧麦还有吗”,一碗粉加两个烧麦是这里食客的常态。店子靠近长沙火车站,很多食客一下火车就慕名而来。
芙蓉区接待服务中心
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湖南米粉博物馆
联合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有福利|“粉丝”必藏!芙蓉区嗦粉地图出炉,谁是你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