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各界对制止餐饮浪费愈发重视,适量而为的健康餐饮观念越来越普及。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外卖平台纷纷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电商平台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平台上线“小份菜”的餐厅已经超过60万家。而在“小份菜”的带动下,许多餐厅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五成以上。“我会选择‘小份菜’,这样不仅能多点几个,营养均衡还不浪费。”在北京金融街工作的白领陈语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由于工作时间紧压力大,平时都是一个人,做饭嫌麻烦,基本全靠外卖,以前没有小份的时候,想吃得好点确实有点麻烦,一个菜单调,两个菜又吃不完。如今外卖商家纷纷推出‘小份菜’解决了这个难题。“我现在手上有五单,其中三单点了个人套餐的,周围点小份餐的特别多,能占到70%左右。”北京方庄地区美团外卖骑手曹永刚对本报记者说,美团大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小份菜”的销量比7月增长了30%左右,消费套餐的出现让商家和食客都从中受益,也能进一步杜绝浪费现象。午餐时间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方庄地区的洞庭鱼香店,发现门口已有七八个外卖员在等待取餐。记者进店了解到,从7月开始,店里每天都会推出品类不一的“小份菜”,“我们店的特色紫苏炒鸡、干锅牛蛙、红烧鱼块、萝卜干炒腊肉等特色菜品特别受欢迎,平时都是附近的几个员工一起点。现在有了‘小份菜’,线上线下销售都非常火爆,已经收了大概20个外卖订单了,基本上都是选了小份荤素搭配加个米饭。”店员苏毅告诉本报记者,以干锅牛蛙为例,正常量的是68元,“小份菜”是38元还有特价,一般是七五折,实付款28元,“我们的‘小份菜’分量是有保证的,会在平台菜单上标注重量、主辅配料、口味等信息,避免因信息误导造成顾客浪费。每天推出不同搭配的套餐让食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又减少因量大造成的浪费。”苏毅说。美团到店餐饮商户平台负责人韩硕介绍,餐饮企业正在增加“单人菜”和“小份菜”的套餐,让套餐分级做得更精细。据美团不完全统计,用户消费套餐的打包率比单点餐食的打包率低15%~20%。“套餐对商家来说有四点价值:一是推广店内招牌菜,吸引客流;二是减少客户点餐的时间,加快翻台;三是通过评价提高消费者就餐的准确性和体验性,吃得好又能不浪费;四是减小商家备菜的压力,提升备菜效率。”韩硕说。除传统的餐馆外,很多便利店也推出了一人食套餐,涵盖了水果、蔬菜等品类。记者在便利蜂北京木樨园店看到,货架上摆着两只一盒的香蕉、苹果等水果,还有直接切块做好的水果盒,都是一人的量,“这种果盒销售很好,饭点客人订餐的时候会带上一盒,营养多样还不怕浪费。”店员小贾告诉记者,此外,店内提供的便当也有调整,每个菜都是克左右,米饭大约是克,正好一个人的量,尽量避免剩菜剩饭。”便利蜂发布的《8月热餐消费报告》显示,这种包装的小份食品的销售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并普遍被“90后”消费者接受。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少家庭都从实体菜场转到线上平台买菜。为了从源头上减少食材浪费,各家电商通过大数据筛选出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食材搭配,算出分量配比,上线了“一顿吃光”等小份生鲜外卖产品。像一份克的地三鲜组合,包括一个土豆、一根茄子和两个青椒,正好够炒一份菜,价格也很实惠,受到不少家庭欢迎。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以大豆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也对各国主粮的产量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说从整体看我国的粮食安全不用特别担忧,但也需未雨绸缪。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提出禁止餐饮浪费非常有必要。“除了舆论导向外,各相关主体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今年轻人对各电商平台已逐渐产生依赖,外卖平台及商家的节约型消费倡导也将成为改变其受众消费习惯的重要途径。”王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