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吴雪薇
6月份,“夏日顶流”小龙虾已经到了上市的季节,啤酒、烧烤、小龙虾的组合成为夏日夜宵的顶配。湖北的油焖、盱眙的十三香、成都的卤煮、北京的麻小……近年来人们对小龙虾的爱好,仿佛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吃虾风潮席卷全国(受访商户提供)
“小龙虾热”是何时被点燃的?哪里的小龙虾最好吃?福州有出产小龙虾吗?今天,我们来聊聊小龙虾的“发迹史”。
从入侵生物到餐桌美味
小龙虾被逐步“征服”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早在19世纪末,小龙虾就成为美国很常见的料理食物,且美国98%的小龙虾来自于路易斯安那州。最早吃小龙虾的除了原产地北美,瑞典、澳洲、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对小龙虾兴致勃勃。
年,有人从夏威夷将小龙虾引进日本,想将它们培养成牛蛙的饵料,但小龙虾很快占领了全日本,还将日本本土的黑螯虾斩尽杀绝。上世纪30年代前后,小龙虾同样作为饵料引进中国,登陆南京。随后,它们成为入侵物种,击败中国本土的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占领了湘、鄂、苏、赣一带密布的池塘沟渠。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小龙虾都没有成为国人餐桌上的正经食物。偶有长江沿岸的居民将其捉来尝试做成小吃,烹饪方法基本是盐水煮食,还没下锅,烹饪过程中复杂的清洗工序就已足够打消人们的食用热情。
但年,江苏盱眙的一家调料店在制作新调料品种的过程中推出了“十三香小龙虾”的吃法,一炮而红,借此从家庭厨房走向了街边大排档。年左右,街边吃小龙虾的风潮从南京出发,迅速辐射到上海、安徽、苏州等地。吃虾风潮席卷全国,小龙虾的口味也推陈出新。
“顶流”潮起潮落间
福州餐饮商户的追逐与落寞
当前小龙虾的主要产地,普遍集中在水网密布、稻田发达的地方。江苏盱眙、湖北潜江、湖南益阳、湖南长沙、四川成都被称为中国五大“小龙虾之都”,走出的盱眙十三香小龙虾、潜江油焖大虾、长沙口味虾、益阳南县冰镇汤料虾、成都卤煮小龙虾火遍全国。
福州也有大量的店铺提供小龙虾菜肴,从外卖到堂食都颇受欢迎,推动了福州夏日的“夜宵经济”。
龙虾是福州的夏日夜宵“顶流”(受访商户供图)
福州小龙虾餐饮连锁“邱守桔龙虾殿”经营者向记者介绍,在小龙虾的进价成本上,虾的季节、产地、品种乃至大小等,对进价均有影响。因此很难对小龙虾的盈利状况一概而论。小龙虾养殖最为繁荣的江苏、湖北两省,养殖户多,虾的出产品质好,吃虾文化也蔚然成风。不少餐饮商户都会从那里进货,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菜肴的成本。
如今所称的“小龙虾”多是克氏原螯虾(受访商户提供)
小龙虾是季节性很强的菜肴,大致从4月开始的小龙虾旺季,到5—8月达到顶峰。此时的小龙虾正当其时,产量高,肉质亦肥美,在市场颇受欢迎。但在淡季的1—2月,小龙虾市场则人烟寥落,虾的品质也较差,罕人问津。
“淡季百余元都未必能买到一斤。”经营者表示,由于其从事的是小龙虾菜品的专卖,时常在1—2月给员工放假,“那时候的盈利都不一定能覆盖员工工资”。因此,不少餐饮商户会选择只追逐旺季销售小龙虾,而在淡季去做其他餐品。
高山“游出”小龙虾
属于福建的致富故事
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福建并不是小龙虾的主要出产地,省内的小龙虾市场主要被江苏和湖北占领。但在尤溪、泰宁、罗源等一些山区,一些养殖户则利用小龙虾与一些水生农作物套养,探索新的致富可能。
在罗源县满盾村,中房长晟立体农业综合种养基地的负责人郑长鸣向记者介绍,对于农户而言,单纯从事第一产业(农业)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人们因地制宜,在荷花田里套养小龙虾,实现“一田双收”。“荷花具有观赏价值,可以拉动旅游;还出产莲子,可以作为农副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利用荷塘养殖小龙虾,‘网红食品’也可以带动村民增收。”
荷虾共生带动农民致富(图源:同心福建)
郑长鸣与记者算着这笔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济账”。除了满盾村的荷花套种,省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