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牛蛙稻田鸭洋县稻渔

近年来,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开辟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径。

洋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胡翊:

这里是洋县梁家村稻虾共养基地,在我身后虾农们正划着渔船穿梭在水面上,捕捞起一笼笼鲜活的小龙虾,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和幸福。

梁家村稻虾共养示范基地从年10月份开始建设,总规划亩,计划3年时间建成。目前,一期工程亩基地已经建成,并于今年4月初开始捕捞小龙虾。

基地负责人许小金告诉记者,稻虾共养是利用了植物和动物的和谐共生这一特点。养殖中,小龙虾不仅能吃掉稻田中的野杂草、水生生物和危害性幼虫,觅食时有助于稻田松土,而且小龙虾排出大量粪便,还能对稻田起到增肥的效果。同时,稻田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等都是小龙虾的上好饲料,稻田的浅水环境产出的小龙虾更干净优质。

洋县金睿益农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许小金:

像这只虾,我们是3月中旬投的苗,现在已经长到6钱左右,这个肚皮相当白,我们这个环境很好,(虾)品质很好。现在每天可以捞到斤,5月1号左右到5月之后每天可以捞到上千斤,预计能捞到4万斤,产值能达到上百万。许小金还告诉记者,这些只是稻虾共养中小龙虾一项的收益,还没有算上后续优质稻米带来的收益。而他们基地的整体目标是每年“百斤虾、千斤稻、万元钱”,即一亩水田一年能生产约斤小龙虾,斤优质水稻,综合收益万元左右。基地运作也采取了“*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土地流传、分红、务工”等方式与当地农户形成利益连结机制,带动该村72户,人增收致富。近年来,洋县依托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截止年4月中旬,全县稻渔发展面积达到亩,较年亩增加了9倍之多。目前,全县已建成的稻渔基地中的亩已投入生产经营,种养模式也涵盖了“稻-小龙虾、”“稻-鸭、”“荷-牛蛙、”“稻-鱼”、“稻-泥鳅”等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洋县水产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王芝彦:

洋县是世界珍禽朱鹮的栖息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区位优势,生态、有机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一大特色。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市场需求,以有机产业为总抓手、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现代农业园区,形成具有洋县特色的稻渔产业集群,计划到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累计达到亩。——END——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使用)

来源:洋县融媒体中心(邓*何龙)

编辑:张鑫责编:何龙

总编:张志刚监制:宋浩

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

洋县发布

爱洋县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pz/354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