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网络走出深闺妙西山旮旯拍了拍

9月6日,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天天向上》最新系列专题《江山如此多娇》,把近20分钟的节目时长送给了吴兴区的一片山旮旯。这片青山叠嶂的地方,就是位于该区妙西镇的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今年正式运营的长颈鹿庄园深度游“攻略”在节目中抢尽风头。

“当时是节目组主动上门找到度假区的,一开始我们觉得非常吃惊!”度假区旅游公司负责人周小未说,“节目组导演十分激动,反问我们:‘难道你们不知道,现在长颈鹿庄园在网上红得不得了?长沙人民都知道!’”

长颈鹿庄园作为国内首个长颈鹿互动式庄园,是该度假区新引进的项目之一。一经运营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来自演艺圈的众多艺人也纷纷到庄园“打卡”,并通过自媒体为其吆喝。庄园红了,而竟没想到的是,项目落地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牛蛙养殖基地。究竟是什么“魔法”让这片曾满地塘池的地方蜕变成人气景点?

连日来,记者在度假区采访中发现:在度假区生态旅游产业崛起的进程中,被善用的网络媒介赋予了其无限可能。

手机“开店”小山路接驳世界

9月4日,在湖州举行的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专项改革试点推进会上,吴兴作为全省唯一区县代表作经验交流,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经验在全省作了推广。其中,一条曾是村民上山砍柴的林间道的蜕变故事,勾起了在场业内人士的浓厚兴趣,“山间小路也能走出国际范,有意思!”

这条小路就是度假区的陆羽古道,是当年茶圣陆羽访茶的要道,后来还成为中国十大古道之一,不仅吸引了国内驴友前来巡山,更是让韩国、日本和欧洲的旅行家们迷上了这个地方。登录国际古道网,关于陆羽古道的攻略不计其数……

事实上,古道的蹿红还得从“一部手机”说起。

妙西镇人大主席吴仁斌至今还保存着他当年用手机拍的古道照片,细数了一下竟有百余张之多。年,他在担任妙西镇*委委员期间,当起了古道的义务“营销员”,通过自媒体平台将古道的一草一木搬上“云端”。

“妙西原本是个矿山大镇。为了守护生态,壮士断腕地关停了矿山,并用了10余年‘尘封’山峦、修复生态。”吴仁斌说,“我们要转型发展,想捧起生态旅游的‘金饭碗’。可多年来,妙西经济相对落后,要一下子打出名气还真不容易。”

回归生态发展的妙西,攒足了绿色底蕴,而积淀千年的陆羽茶经文化一直都是妙西的天赋异禀。矿山大镇要发出重塑山峦的第一声,目光就聚焦到沉寂已久的陆羽古道,而低门槛、零成本、效应大的网络平台,就成为当地推介的首选工具。

当地干部杨艳艳回忆,当年妙西一边整理、修复古道遗迹,并引入专业公司进行设计规划打造古道旅游路线;另一边,镇、村干部经常会在朋友圈秀出古道涅槃的“剧照”。“后来不仅是干部,村民也自发用手机拍古道、传古道。大家觉得在没有成熟旅游景点资源的条件下,就用手机‘卖卖’家门口的风景,也许网络那头会有一个大市场。”

一部手机就是一家推介古道的旅游公司,小山路的千里传音即刻传来回响。“中国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第一人”刘雨田来了,“第一位成功攀登珠峰的残疾人”夏伯渝来了,“中国当代徐霞客”吴涛来了……借助陆羽古道,当地已连续多年举办古道徒步活动,累计参与者多达10万人次。

可以说,陆羽古道是妙西借助网络推出的第一张旅游“金名片”。这在妙西激起层层涟漪,激荡出“零基础起步、借网络腾飞”的旅游振兴新思维,妙西各村竞相借鉴此法,“沉睡”在家门口的旅游资本逐步被唤醒。

在陆羽古道沿线的关山村,连续多年举办的状元文化节就是在“云”上诞生的。村干部杨晓健告诉记者,关山古时出过状元,还保留了部分与状元文化有关的遗迹。该村借助网络推介村里的状元文化,在与网友评论互动中,萌生了举办节庆活动的创意。随后,村里修缮了状元文化景观,还开发了状元宴、状元游戏,串出了一条旅游风景线。“网络那头的世界还真是神奇!”杨晓健说。

制造“网红”梅园当上代言人

借助网络效应,涉足生态旅游产业的妙西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逐渐走到了旅游大镇舞台的中央。年,以妙西为核心的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吴兴首个省级旅游平台。在今年最新的一次考核中,该度假区在全省54个度假区中成绩优异。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度假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动地解开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密码”。目前,在这片总面积48.3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落户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并建成1个4A级景区和8个3A级景区。

通过网络把旅游资源宣传出去,是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借力网络效应的1.0版。随着省级平台的崛起,度假区更深度地思考,如何运用网络来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度假区的首个超亿元项目——原乡小镇,就是因为当地一座“网红”梅园而决定落户度假区的,而这一切的发生就源于度假区一项“网络造星”计划。

“再好的生态环境也需要吆喝才能吸引项目。从传播角度看,它应该是一个具象化的、有利于网络传播的事物。”妙西镇*委委员张寅说,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竖立吸引生态旅游投资的地标,当地启动了这一计划,通过排摸妙西各村的生态环境亮点,选定“网红”培育对象,肇村村的千亩梅园就被选中,成为当地力捧的首个“风景明星”。

随即,度假区联合专业策划公司,通过开展网络摄影大赛、网络推文、网络攻略征集等形式“炒热”这片梅园。吴仁斌回忆道,当年,千亩梅园一经网络推介,游客出现爆发式增长,“第一次发起的活动接待游客人次,第二次就更火了,一下子突破10万人次!”吴仁斌说,“我带着项目业主进园看地,人山人海,我们堵了一下午车,结果第二天业主就跟我们签了合作,后来就有了原乡小镇项目。”

从过去投石问路式的网络推介,坐等互联网长尾效应,到现在主动出击,打造“网红”提升旅游产业平台附加值。度假区在参与行业竞争中,善用网络效应“制造赛点”,形成了借力网络效应的2.0版。

全国首个长颈鹿互动式庄园的热点,就是在这条“网红”制造生产线上形成的。早在庄园动物从云南启运之前,度假区就与项目运营方进行了策划。通过发动网络媒介,让“神兽来了!”“全国首个!长颈鹿陪你吃早餐”等话题形成热议。随后,在项目正式运营前,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预约体验等新模式营销,激增庄园热度。“现在,经常能看到‘网红’自己带着设备来庄园直播,来这里自由行的娱乐明星还在微博上发帖,网络影响力的叠加效应越来越明显。”庄园负责人说。

青山“驾云”新业态上天掘金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产业来说亦是一场考验。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峻的挑战下,度假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力克时艰,交出了奇迹般的成绩单:1至8月,度假区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2.95亿元,带动所在的妙西镇财*总收入同比逆势增长.36%。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度假区借力网络效应的模式升级。渐成气候的网络经济,已成为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业态。

今年,当地投资万元全力打造集旅游信息化终端系统、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于一体的旅游信息化体系,实现游客旅游全流程智慧化。“通过这一体系,我们加强对旅游市场季节性、周期性分析,绘制客源地地图,为项目准入和精准营销提供助力。”妙西镇干部沈辉说,针对游客需求,当地精准做好场景应用开发和拓展,现已实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pz/512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