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家长注意期末考试只公布等级,没有分

今天,顺德区小学期末考试结束,家长和孩子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最后的成绩,今年成绩公布的形式与往年有所不同。

01成绩公布时间

根据教育局文件,顺德区小学期末考成绩将在1月17日公布。

02成绩公布形式

关于期末成绩,很多家长已经接到学校的通知:不公布原始成绩,也不开放成绩查询,只向学生公布成绩等级。简单来说,就是期末成绩不再以分数形式呈现给学生和家长,取而代之的是等级形式。

图源:家长分享

这个举措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分数等级制”在去年已经开始执行。但是对于顺德区的家长来说,往年会有原始成绩查询的系统,但今年该系统不再开通。

图源:家长分享

所以,这是顺德区家长第一次真正无法知道孩子的具体成绩。在家长心里,多少会产生一些疑虑或不解的情绪。面对这项举措,家长该如何看待?

什么是“分数等级制”?

“分数等级制”就是考试成绩不以分数形式发布,而是采用符合国际惯例和标准的等级来评定,即以ABC等级来呈现。顺德区的期末成绩以A+、A、B+、B、C+、C六个等级形式呈现。

为什么要实行“分数等级制”?

这一做法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改变社会、家长对学生片面的期望,引导社会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有家长表示:”不知道分数,怎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早前,教育局就曾有回应:采用等级评价代替具体成绩,已经足以体现孩子的学习现状。目前按照成绩细分了六个等级,可以客观看到孩子处于哪个层次,孩子心中也应该知道丢分在哪里。

”等级制“的实行,是为了真正的减负,避免分分计较和过分依赖课后培训补习来提高分数,影响孩子在课堂上的正常学习。

理性看待“分数等级制”?

1、评价学生不该“唯分数论”

在以往的学习和考试中,评定一个学生的情况往往是分数,多少分以上是牛蛙,多少分以上能考名校。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分数高的孩子,孩子的学习目标也不再是提升自己,而是不断追求高分。

其实,学习本不该如此。考试从来都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目的。评价学生不该“唯分数论”,学习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方法、耐力、持久力等素质。

2、分数是一把心头尺

有一位妈妈的分享,充满理性和理解:

“分数是家长的一把心头尺,也是孩子们的心头尺。但这个尺在两人心中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其实孩子心中能知道自已考有多少分,也明白在哪丢分,但都不希望作为父母过分看重分数这个数字。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好的保护莫过于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zp/449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