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社区美食,谁才是真正的扛把子美食速

对于长沙老饕来说,比起环境和价格都让人惊艳的餐厅,他们更爱那些“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旮旯美食。因为那些开在你家楼下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餐馆,不光有着浓烈老旧的人文气息,更多的或许还是长沙人嘴里的那一口。它们沉积成了“比不过的”精品,成了大隐隐于市的美食王者。老张混迹长沙吃圈这么些年,平日里也养成了寻找旮旯美食的习惯。所以这一期全是老张业余时间自个闲着没事约着朋友去吃的社区小馆儿,图片全由手机拍摄,比较丑,说的也全是大实话!光脑壳家常菜馆光脑壳家常菜馆是上个月去吃的一家店子,那段时间风声很大,全网都在推。五一广场乐和城对面的一条巷子进去,那里除了这家苍蝇小馆,几乎没什么店面,街道上也没什么人。所以这家店与周遭的环境仿佛像是两个世界,因为光脑壳人多到已经在外面摆上了桌子。没有菜单,看着冰柜里面的菜点,上菜光速!(迄今为止上菜最快的一家店,到店到吃完半小时搞定)鸡爪软糯到位,基围虾个头超大,吃起来满足。但是菜偏油偏咸,分量少。不过40块钱的人均,真的很便宜。春风街与轩辕殿巷交叉口东北50米勇猛子川菜馆勇猛子是一家跟着导航走都很容易一脸懵逼找不到的店子。因为它在居民楼的里面,像是把一个套间改造成的小餐馆。老板十分傲娇,从来不担心客户会跑(大概也是对自家菜的口味抱有满分自信)他们的招牌口水鸡和香辣鱼片,都是需要提前一天预定才能吃到,所以也不存在隔夜的食材。川菜的特点就是油,但是很神奇的是油而不腻。即使是大片肥肉,也是一点都不腻,反而很下饭!新*路亚大时代后身老师傅餐馆前阵子入伏,去吃了一家老姜炒鸡炒的特别好的店子——老师傅餐馆。在某点评网站上,它是长沙私房菜第一名,不过口味也对得起这个第一。没有一道菜是踩雷的,特别是他们的招牌牛肉沫生煎蛋,将牛肉沫与鸡蛋搅拌在一起,很有意思的吃法,超级适合拌饭!朋友在前一天正好也去了最近很火的东升饭店(在雨花亭),对比之下,还是觉得老师傅餐馆更值得二刷!梓园路3片12彭记肉丸店彭记肉丸店胜在了位置,就在悦方mall的门口。即使晚上八点,彭记还是门庭若市。前阵子我同事说,在长沙吃过这么多家店子,口味会越来越挑剔,但第一次吃彭记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惊艳。他们家的肉丸汤,一绝!肉丸里面也不知道有什么法宝,吃起来不会像别家那么柴。汤喝起来也非常的鲜,放入娃娃菜去煮,真是沁甜的。像是酸包菜肉泥和剁椒皮蛋就十分下饭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的凉拌腰花也很赞,处理得没有太大的腥味。(老师傅餐馆也是)*兴南路步行街中心广场皇厨泰式风味馆皇厨是长沙很老牌的泰国菜了,开在了一家商住两用的大厦楼上,听说老板娘就是泰国人。冬阴功汤酸酸甜甜,特别开胃。菠萝饭炒虾,米饭饱满,粒粒分明,口感超好!猪颈肉外焦里嫩的,肥而不腻。没有哪一道让我失望,还很适合湘胃。后来还去吃了7mall楼上的颜王,他们家的咖喱鸡超级嫩滑!但是其他的都一般,所以个人还是觉得皇厨略胜一筹。芙蓉中路二段98号明城国际中心益华家常菜馆益华在芙蓉广场的一个巷子里面进去的平房里,没有正经门店。很多客人都是在这里吃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我必须要吹爆他们家的凉拌空心菜,所有调料都放得恰到好处,所以几乎每桌必点。皮蛋蒸排骨,*鸭叫荷包蛋....又是益华的另外一个技能——总是能把看上去奇奇怪怪的组合变成一道让人人口觉得“没想到这么炒还挺好吃”的菜。无法复制的口味,是我吃过一次之后还想再去的理由。芙蓉区浏正街号民房内昱龙大盆牛蛙馆吃腻了蛙来哒时,不如吃吃长沙地道牛蛙做法。昱龙牛蛙是一家开在繁华地段的苍蝇馆子。牛蛙大盆,一份感觉是四个人的量,而且蛙腿超大,肉多且嫩,实在感人。他们家很多主打的菜都是大份,所以很适合聚餐。其余的小菜也都是中规中矩的湘菜口味,特别推荐空心菜和咸蛋*茄子!解放西路三兴街39知味居重庆火锅长沙的老字号火锅,也是之前被民间称之为——长沙最地道的重庆火锅。在长沙还没有火锅店遍地开花之前,身边的人首选都是知味居,月月知味居。并且他们家吃火锅的氛围是真的和在重庆的居民楼下吃老火锅的感觉很相似!书院路心情快捷酒店楼上文昌阁·长沙市井菜文昌阁相比本篇文章的其他菜馆而言,算是一家新店。它就开在了文昌阁里面,也以它命名。这算是继文和友以后最具有老长沙文化特色的店子了,足足三层楼。一楼大堂里面有一个戏台,晚上会有弹词花鼓戏类表演,吃起饭来就像是回味以前老长沙的生活,感觉很新奇。二三楼是包厢,环境不错!他们家的鸭掌筋是招牌,但是个人还是会比较中意一盏灯的鸭掌筋。其他的菜倒是觉得很韵味~*兴北路文昌阁25黎大妈家常菜馆我们以前的摄影师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吃饭机器,只求饱腹,不挑口味。但是那次去河西吃黎大妈家常菜馆,他居然....足足吃了三碗饭,并且还赞不绝口。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家的双椒炖牛腩,分量足,牛腩大块,一点都不偷工减料。而且炖的软烂入味,酱香味十足(现在回忆起这个味道,依旧会偷偷咽下一口口水)其他的菜,也让我半年来依然念念不忘。因为在河西,所以能去的机会不多。但是这也让它的商业化没有那么浓重。它开了已有十九年之久,大多都是回头客,奔着黎大妈的手艺而来,被号称为桐梓坡社区的“人民大食堂”!银双路号远大住工正对面曾经以为我是一个吃遍天下的王者,后来每去解锁一家新店,我都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吃了天下美食冰山一角的青铜。单拿社区美食来说,关于它的篇目大概就已经够写一本书了。而在你心里,谁才算是真正的扛把子呢?边走边看食天下,寻找人间那不一样的美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ejk.com/afhzz/533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