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是牛蛙腐皮病的发病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导致牛蛙大量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咱们就来聊一聊牛蛙的腐皮病。
腐皮病主要是危害5~克的幼、小蛙,其表现症状为病蛙头部两眼间表皮脱落,暴露出白色 ,病情严重时 下见溃疡灶,溃疡病灶大小不一,直径在2~5毫米不等,多数的病蛙腹腔内有腹水。得病后摄食能力明显下降,并出现聚拢打堆的现象,几乎每年的春季都会大量发生该病。
因为此病发生较为频繁,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下面就来说一下。
1、水质因素:发病的池塘池水大多数显老而且瘦,池中换水的时候几乎是直接用外源水灌入,没有经过专业的处理,外源水的质量无法保证。
2、营养因素:腐皮病主要是发生在上半年完成变态并且经过越冬后的幼小蛙,经过漫长的冬季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被耗尽,当春季水温上升到15℃时,牛蛙便开始苏醒并觅食,此时池内若没有饲料,就会出现大蛙吃小蛙的情况,大蛙咬小蛙的头部,小蛙挣脱后头部会出现伤口,出现腐皮的情况。
3、病原因素:腐皮病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特别是在水温变化幅度大,病情会更加的严重。
此病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全池的牛蛙所剩无几,所以对于此病应该以防为先,早发现早治,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小蛙越冬前培育。如果小蛙体内的脂肪不够厚实,就会导致体内储存的能量不足,而脂肪是小蛙越冬期间 的能量来源,因此在越冬前强化培育,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胆汁酸,增加能量储存和抵抗寒冬的能力。
2、加强水质管理。水质好坏直接影响蛙的生长,日常的水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做好消*和池底清洁消*工作。
3、勤巡查、早防治。该病主要的诱因是大蛙咬小蛙,造成小蛙受伤导致的发病,所以在春季水温上升是,应及时投料,避免因没有食物出现大蛙吃小蛙的情况。
END
▼往期精彩回顾▼互利共生、增加效益,加州鲈这种养殖模式值得推广!挣钱难!生活难!水产养殖难上难!靠天吃饭的养殖遇到寒潮产生应激怎么办?加州鲈烂嘴、烂身、肝发白、花肝,可能是代谢障碍综合征引起的!扫码